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713亿美元,较5月末下降565亿美元,降幅为1.81%。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外汇分析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6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主要是受当月美元升值、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下跌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境内外汇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未来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仍存在有利条件。
“6月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通胀预期、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显著上涨,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王春英分析,外汇分析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称,当前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主要因素依然是汇率因素和资产价格变化因素。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解释,6月美元指数涨幅达2.9%,压低非美元资产以美元计价的金额。同时,6月主要发达经济体债券收益率走高、价格下跌。以代表性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为例,6月累计上行了13个基点,也会影响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海外债券等金融资产估值。
数据显示,货币方面,6月美元指数上涨2.9%至104.7,创近20年新高;非美元货币中,欧元下跌2.4%,英镑下跌3.4%,日元下跌5.4%。
温彬表示,剔除汇率波动和资产价格变化因素,6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外汇储备并未出现大的波动,表明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复工复产推进,我国经济基本面保持良好,有利于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和外汇储备保持稳定。外汇分析6月我国境内外汇供求延续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