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市场分析报告,外汇分析

2022-06-24 19:14     来源: 未知

  摘要中国当前的外汇市场是一个封闭的、以银行间市场为中心同时外汇交易的诸 多方面受到政府管制的市场体系,造成了市场竞争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 需要加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逐步放松外汇存货管制、完善中央银行的外汇 干预机制、促进各银行业的公平竞争等措施进行完善。 中国外汇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推动 人民币可兑换、服务金融机构、促进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以及促进金融市场体系 的完善等各方面已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994 年后, 自 我国外汇市场开始由外 汇调剂市场过渡到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为核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这无疑是我国 外汇市场的重大进步。 1 我国外汇市场发展现状的不足 从我国外汇市场多年的运作看,其基本框架的设计是合理的,但还是在交易过程 中存在一些弊端。 1.1 妨碍交易者的自由选择 从理论上讲,只要不存在负的外部性,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总是有利于实现 最大化的社会利益。一般来说,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交易基本上不产生外部经济, 交易参与者各自选择最为有利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对象最符合经济效率,但是现行 的外汇场内交易制度强迫外汇银行必须在交易所竞价撮合,其交易对象限定于交 易所会员。这一制度阻碍了市场参与者自由意志的实现,使某些可能实现的交易 利益未能实现,从而会损害市场效率。 1.2 无法保证交易的连续性 单一的场内交易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受到交易所营业时间和交易对手的限制, 无法保证外汇交易的连续进行。交易的不连续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例如开盘或 收盘时汇价容易发生跳跃或剧烈波动,从而增加汇市的风险。另外,交易的不连 续也使交易者因无法即时交易而付出高昂的等待成本。 1.3 市场覆盖范围狭窄 首先, 场内交易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受到交易场所的限制。 尽管中国外汇交易中 心实行计算机联网交易, 并在 20 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联网的交易系统和远程交易 站,但仍有大量地区没有联通交易网络。其次,场内交易的外汇市场还受到交易 所席位的限制。 1.4 场内交易组织结构费用较高 首先,场内交易相对自由交易来说,具有更加复杂的组织形式。维持交易所 的正常运行和交易的集中撮合、清算都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其次,所有银行间 外汇交易必须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进行,这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为银行间外 汇市场上的垄断性中介组织,在缺乏竞争的条件下,交易中心没有降低费用的经 济动机。综合以上因素,中国场内市场的组织费用较高。据估计,中国外汇市场 的组织费用要比国外无形市场高出 10 倍左右。 1.5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过多的干预,外汇市场分析报告,外汇分析造成外汇市场供求失真

  一般说来,中央在外汇市场上只是宏观调控者,不是市场主体,外汇指定银 行才是市场的真正主体、外汇市场的主要媒体,处于中心的地位,从事代客买卖 和自营买卖。 央行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 收购外汇抛售本币来稳定汇率的过程中, 由于国内缺乏本币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与之配套进行,因此,央行在外汇市场抛售 本币即相当于向国内投放货币, 这对我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现状更是雪上加霜。 2 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从当前中国外汇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外汇市场发展的难点在于人民币 尚没有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外汇市场的发展模式;结售 汇制度决定了我国外汇市场的改革必须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结售汇制度 的改革直接决定了外汇市场的改革。既要考虑如何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进行外 汇市场的改革,又要考虑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际进程,两者需兼顾。中国外汇市 场面临着以下方面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2.1 加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当前国有外汇银行所有制的根本症结在于产权的不明晰,从而造成经营者激 励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不适应交易商制度的建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进一步对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在适宜的时机将国有银行推向股票市场并逐 步减少国家持股的比例,从而明确国有银行的产权归属。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 通过法律的规则,才能建立起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使所有人能够对经营者实施 有效地约束和激励。 这样的银行才是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行经营的商业银行, 才能在外汇市场中有效地发挥交易商的职能。 2.2 逐步放松外汇存货管制 现行的结算外汇周转比例限额管理带有明显计划经济和外汇短缺时期的痕 迹,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增加,用汇单位范围越来越大,国家对外汇资金的 管理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中国国际收支的连年顺差也逐渐改变了过去外汇短 缺的局面。 在新的情况下, 结算外汇周转比例限额管理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这一管制损害了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不适应建立交易商制度的要 求。因此,对外汇银行的外汇存货管制存在改革的必然。在进一步外汇体制改革 中,可考虑逐步放松结算外汇周转比例的浮动限度,使外汇银行具有更大的选择 外汇资产存货的自由;同时改革现行的每日平盘制,放宽强制平盘的期限,使外 汇银行能够在更长的时间内安排外汇资产组合。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中国应最终 放弃这一管制,以保证外汇银行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为建立交易商制度奠定 基础。 2.3 促进外汇银行竞争,防止垄断 在资本流动不完全的条件下,当前中国外汇市场的交易很大部分集中于中国 银行等少数国有银行,造成了垄断的可能。这一方面也是由于历史原因,另一方 面也是由于政府管制形成的,为了建立有效的交易商制度,应该改变这种状况。 应打破中国银行等国有外汇银行享有的政策优待,对各外汇银行和进行外汇交易

  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实行同样的待遇, 使各银行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自由竞争。 同时, 可以考虑有条件地开放资本项目,增大外汇供给的弹性,提高垄断的难度。 2.4 人民币汇率机制与外汇市场发展相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外汇市场运行的过程也就是汇率生成的过程。因此,人民 币汇率的生成机制问题是外汇市场运行的核心问题。灵活的汇率生成机制可以起 到调节外汇供求,并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提供信号的作用。1994 年外汇管理体制 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制,汇率的形成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但汇率的形成机制并不完善,由于对国 内企业实行强制结售汇,中央银行承担了每天外汇供求差额的责任。人民币汇率 目前实行单一的盯住美元变动,从近年看,美元的变动较大,而人民币汇率的浮 动幅度较小,形成了事实上的与外汇供求不相符的官方汇率。需要完善人民币汇 率生成机制,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扩大银行间市场汇率浮动区间, 比如允许汇率每天可以上下波动一、两百个点。调整银行的结售汇周转外汇头寸 管理政策,近期内可考虑将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下限调整为零,允许银行持有零 头寸;中期内,应逐步扩大银行持有外汇头寸的上限,最终取消银行持有外汇头 寸的限制。改革强制结汇制度,如扩大允许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企业范围, 提高可以保留外汇的限额,延长结汇宽限时间等。 2.5 完善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机制 中央银行作为外汇市场的宏观调控者不宜在市场上过度或过于频繁的干预, 要让市场参与者自由地决定交易。鉴于目前我国国际储备较为充足对国内外汇投 机风险具备较强的抵御能力,央行应该放宽外汇指定银行所持结转外汇数量的限 制,扩大银行自由买卖外汇的额度范围,使他们真正成为外汇交易市场的主体, 以发挥其在汇市中的缓冲调节功能,这对外汇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央行往往采取一些间接手段进行干预,即如果在外汇市场收 购外汇抛售本币,则在国债市场抛出短期国债回笼本币,外汇分析使得国内本币的流动性 并不因外汇市场操作而扩张,从而减轻干预外汇市场对本币政策的不利影响,为 了有效地干预外汇市场,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起相应的人民币公开市场, 配合外汇市场的公开操作,加大外汇干预的缓冲余地。


顶部
实盘
开户
模拟
注册
下载
MT4